請選擇領域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7 筆結果
UL 3600 有助於根據全球大趨勢(包括氣候變化、資源限制和有毒化學品的生物累積)來衡量循環進展的迫切需求,這些趨勢已經對人類和生態系統健康產生重大影響。該認證文件為 UL 的 Circularity Facts™ 計劃奠定了基礎,UL 通過該計劃評估公司為從線性經濟思維方式轉變為更可持續的循環方法所做出的努力,以消除浪費並延長材料的生產使用時間。通過該計劃,UL 能夠報告可持續性的多個方面,包括回收成分的使用(例如閉環回收成分)、生物基成分、可回收性、廢物最小化和零廢物填埋。
永續發展館 | 電子與光電流體化床結晶係以0.2~0.5 mm擔體在結晶槽中作為結晶核種,欲處理之進流水及添加藥劑係由該反應槽之底部進入並向上流動,而該反應槽外接有一迴流水迴路,用以調整進流水過飽和度及達到擔體上流速度,使欲處理的無機離子於擔體表面形成穩態結晶體,當晶體排出後可進行回收再利用並達廢棄物減量之目的。 以結晶技術方式產生的晶體純度(>75%)相較於污泥高(~60%),用藥量減少20%以上,且可再利用性佳。 高科技含氟廢水以結晶方式產製螢石(CaF2)高純度選擇性結晶技術達到冶金級氟化鈣做煉鋼再利用;透過超高純度結晶技術,可達到氟化鈣>97%之酸級氟化鈣,可作為無水氫氟酸原料,使廢棄資源內循環。 預期技術商轉並應用於含氟廢水處理與再利用,減廢750噸/年,減少碳排達590噸CO2e/年。
永續發展館 | 綠能與環境太陽能光電,是21世紀最有可能列入環保時尚潮流的再生潔淨新能源。在太陽能模組中的邊框部分,目前材料以鋁為主,但鋁不只昂貴還有耐久性腐蝕問題,鋁框若是厚度不足強度也會無法達到要求,且鋁材框架安裝之切削組裝等人工成本也高。在取代鋁金屬框材料的選擇上,尼龍材料因具有高強度的特性成為首選。工研院已研發出台灣首創耐候耐蝕尼龍工程塑膠邊框新材料,結合創新加工成型技術應用於高耐候太陽能模組邊框,也攜手三家上中下游廠商建構研發聯盟與產業價值鏈雛型。耐候耐蝕尼龍工程塑膠邊框不僅高絕緣且耐久性提高,其成型製程也比傳統鋁邊框擠壓加工節能,未來模組汰役後的工程塑膠邊框還可回收再利用。工程塑膠邊框複材現已通過國家標準 VPC 標章測試驗證,並於澎湖進行實際場域驗證,未來預估濱海場域將有 100 萬套以上的太陽能模組建置,據此搶攻沿海場域太陽能發電市場的龐大商機。
永續發展館 | 電子與光電工業製成產生的氨氮廢水, 透過超重力 將水中的氨氮脫附, 再經純水吸收,透過電解水中氯離子產生次氯酸間接分解氨氮。電解反應副產品為氫氣,透過氣水分離純化,可回收氫氣應用及發電。 除了原本的氨氮分解的目的,進而達到綠色能源的回收應用, 做到潔淨處理,循環資源的創新技術。
永續發展館 | 綠能與環境循環材料驗證媒合平台,翻轉資源從負價值到正價值,運用高科技驗證品質、掌握物流,精準評估、有效媒合,讓資源物盡其用、價值翻倍。循環材料驗證媒合平台以創新科技區塊鏈、AI人工智慧,讓資源化產品標準化,品質完整驗證、紀錄公開,讓循環物料放置適合位置,可降低浪費與對原生物料的依賴,讓資源化產品環境流布更安全、資訊更透明。此技術也獲得2022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入圍的肯定。
永續發展館 | 綠能與環境模組化設計,因隱各種環境鹽求,彈性客製,逵到多效去除功能。金屬框體可回收使用.更換容易,既輕便又安全。獨家的模組化設計概念,運用可多次利用的金屬框體搭配多合一的濾網形式,抽取式及堆疊式化學濾網更換簡易!經濟又安全!適用於FFU上方及機台端設備。採濾網替換式設計.外框可重複利用,減少垃圾丟棄量;透過更換不同組合的濾網.可增加雙效或多效的功能,此產品適用於高風量環境。有別於傳統圓柱式濾網.可強化受風面積.達到快速改善環境AMC濃度。創新填料式設計 ·可依據環境AMC控制需求.更換不同濾料作隱變·此產品適用於高風量環境。產品三大優勢:1.填料式2.低壓損3.可再生。產品可測試風道,可測試所有濾網的效能。SRF循環經濟瓶及濾寶碳磚。皆為濾能碳循環之產物。
永續發展館 | 綠能與環境解決染整塗佈製程之能耗與污染,透過數位精準控制及精密塗佈技術,突破複合紡織品各項應用障礙,藉以提升台灣後加工機能紡織品之競爭力
永續發展館 | 材料化工與奈米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