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領域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6 筆結果
台灣每年平均產生16萬噸廢棄牡蠣殼,台塑研發團隊將廢棄牡蠣殼經煅燒研磨後,變成抗菌率超過99.99%的「台塑抗菌殼粉」,並將抗菌殼粉結合各種塑膠材料,製成各種抗菌製品。母子鱷魚企業積極響應ESG理念,將台塑研發的「抗菌蚵殼粉」融入常年熱銷的氣墊拖鞋,希望藉此促進循環經濟。本產品經臺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產品驗證,成品鞋彎曲性試驗經22,500次未損壞,並符合CNS 3478可塑劑含量測試,產品使用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安全可靠。
永續發展館 | 綠能與環境隨著全球高純碳化矽粉末需求量持續成長,本展品係使用矽晶圓邊角料做為矽源,由千盟自行研發高溫直接反應合成純度3N的循環碳化矽粉體,並進一步製作碳化矽晶圓承載盤。透過高值化循環材料開發,除有助於自主掌握碳化矽原料,逐漸實現原料國產化替代,並藉由千盟之生產製造及CNC加工技術優勢,提供國內產業所需之關鍵晶圓承載盤客製化整體解決方案。
永續發展館 | 綠能與環境/材料化工與奈米循環材料驗證媒合平台透過AI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創新科技,完整記錄再生物料品質與流向資訊,讓資源化產品環境流布更安全、資訊更透明,進一步降低對原生物料的依賴。此技術也獲得2022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入圍的肯定。 循環材料驗證與媒合平台媒合導入長效循環鋪面設計及驗證機制,結合鋼質粒料(鋼鐵業爐碴)及刨除料,可替代80%天然砂石使用量,且路面兼具柔性與剛性,目前已示範應用於台塑高雄仁武廠區與洲際碼頭槽區等道路。實測路面耐久性可提升5倍以上,亦較傳統工法減碳70%以上,兼具經濟、環境及減碳效益!
永續發展館 | 綠能與環境本展品係由金屬煉製產業廢棄物(鋁渣與集塵灰)循環再利用開發加值化再利用產品,透過工研院材化所輔導建立鋁渣安定化再利用處理技術,與開發燒熔爐體設備與驗證分析,將鋁渣鍛燒成高尖晶石相耐火骨材,並利用此骨材設計不定型耐火材料配方,將可廣泛使用到金屬煉製產業或相關產業之各類耐火爐,創造廢棄物負價值轉換為正價值之循環經濟案例。
永續發展館 | 綠能與環境將檸檬皮剩餘物以非加熱超音波萃取技術,可萃取多醣類(例如果膠)、及烯類(例如檸檬烯)等高價值產品。萃取後之檸檬果皮再接種工研院專利菌種,搭配轉化飼料流程及技術,可製成減碳青貯飼料,供給畜牧業作為飼料使用。透過上述轉化農業剩餘物為具經濟價值的副產品,不僅可協助廠商處理食品加工剩餘物,亦可循環再利用,充分利用剩餘物料的價值。
永續發展館 | 綠能與環境/農業相關以低碳物理再生纖維材料為料源,開發再生纖維相關產品應用至衣著用及傢飾用、袋包、鞋材紡織品。 本技術是針對各類織物以物理性解纖及回收織物分類切條、溶融、造粒、抽絲搭配漸層ATY加工技術,開發再生纖維漸層ATY紗線並建立短纖紡紗配棉、配色及梳棉、併條、粗紗、精紡、絡筒等製程開發條件技術建立,提升產業製程廢棄物(棄邊紗、管底紗、瑕疵布疋、成衣裁片)再利用率,並開發再生纖維應用服飾、窗簾、鞋材等相關產品。
永續發展館 | 綠能與環境/生活應用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