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簡介:
本技術透過脈衝電場及反應曲面法建立最適化調控香蕉採後酵素活性、次級代謝物及細胞膜穩定性的保鮮技術,可改善於低溫儲藏時寒害損傷50%並延長架售期1.4倍。本技術可針對目標作物、場域進行量身規劃且處理1公噸作物耗電低於10度電,並獲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 (I688342),成功發表8篇相關技術於國際期刊。
●技術之科學突破性:
本技術與傳統冷藏相比,可減緩香蕉寒害現象50%;與化學藥劑相比,可抑制褐變酵素活性1.1倍、提升抗氧化能力2倍,並延長貨架期1.4倍。本技術突破性在於無化學藥劑殘留的疑慮,且操作簡便即可達到化學藥劑與調氣包裝的效果,同時具有適合量產化的技術優勢,符合現今消費者期待以及永續農業發展趨勢。
●技術之產業應用性:
本技術主要應用為優化更性水果於冷鏈過程的品質維持。本團隊亦藉由電場效應調控農產品的採後呼吸作用、微生物生長速率以及能量傳遞建立了延長國產鳳梨釋迦、柿子以及吳郭魚架售期1-2倍的保鮮參數、減少禽肉於解凍過程冰晶損傷70%的解凍製程。顯示本技術可針對不同農產品應用需求進行品質延長或優化。
技術成熟度:試量產
展示目的:研發成果展示
流通方式:專利授權/讓與、自行洽談
敬請期待!